3月4日是大学报道的日子。
刘三江提前一天,先坐客车去彭城,然后踏上了去商海市的火车。
从彭城到商海市,全程700公里,2022年有高铁动车,只需要四个小时就能到达。而这个年代却只有烧煤的绿皮火车,最高时速每小时60km,加上沿途十多个经停火车站,需要将近十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商海火车站。
坐上火车已经是晚上七点半,晚饭都没来得及吃,还好他带了一些水饺。
原本打算去车厢连接处,接点热水烫烫再吃,可沿着火车前进的方向走了两节车厢,还是没找到热水供应的地方。
问过乘务员才知道,这列十八节的火车,并不像2022年那样,每节车厢都配备烧水的都有电热水炉。而这列绿皮火车,只有两个茶炉间。
他又穿过四节车厢才找到乘务员口中的茶水间。
所谓的茶炉间,就是一个不大的房间,里面放着一个煤炉子,由一位专门的师傅用铲子往里面铲煤,上面坐着一个大铁壶烧水。
炉子小,还有燃煤的方式加热,就这烧水效率,就算到了商海市,估计很多乘客也喝不上一口热水。
想吃口热乎的,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刘三江只好端着搪瓷饭缸子,原路返回。
令他郁闷的是,上车时,自己占得那个座位,已经被别人坐了。
热水没接到,座位又没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还有十多个小时才到站,没座位,就算是铁人也撑不住。
就在这时,身后有人拍他的肩膀。
“小伙子,你坐在这边,咱们挤一挤!”
刘三江回头一看,三连排的座位上,坐着一位身材瘦弱的大叔,一位富态的大婶,还有一位扎着双麻花辫的女生,看起来他们是一家人。
说话的是那位大叔,他穿着一身蓝色的帆布工装,胸前绣着“大庄煤矿”,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他是一位煤炭工人。
“大叔,谢谢您,我再去别的车厢找个座位吧!”刘三江很客气的拒绝了大叔的邀请。
“这往哪找座位去!晚上冷,咱们挤挤,还暖和!”煤炭大叔朝里坐了坐,留出大半个车座。
这么长的旅途,刘三江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不了,大叔……”
不等他讲完话,煤炭大叔已经站起来,右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轻轻一按,就将他强行按在座位上,然后大叔也坐下了。
刘三江有些震惊,这位煤炭大叔单手就将他按住,工人有力量,这话真是没说错。
“小伙子,你去哪?”煤炭大叔问。
“叔,我去商海上学!”刘三江礼貌的回道。
“巧了!我闺女也去商海上学,你考上商海哪所大学?没准你们俩还是同学!”
难怪这对夫妻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女儿考上大学,的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叔,我考上的是商海法政经贸大学。”
其实刘三江考上的是商海法政经贸学院,为了好听一点,他私自把学院改成了大学。
他的档案投到了商海市,填了五个志愿——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华理。
这五所学校,不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都是很不错的大学。
可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傻眼了。
商海法政经贸学院,这是什么玩意,听都没听说过,自己明明没有填报这所大学的志愿,却被它录取了。
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他被调剂到了这所学校!
法、政、经、贸,学校的名字里随便带其中两个字,肯定是不错的大学。
可刘三江的学校集齐了四个字,这让他心头笼罩着不好的预感……
“哇!你考得这个大学,听名字就很厉害!”大叔夸奖道。
刘三江从大叔的脸上看到了曾经见过的表情,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老家的那帮亲戚也是这般表情。
他们都是善良的人,见到不懂的,都会往好的方面去想。
要不是自己从在21世纪穿越来的,他也会认为这个大学很牛逼。
问题是,他是穿越来的。
刘三江只好讪讪的笑着,“可能吧!”
“来!认识一下,我闺女,潘晓雯!”
这位叫潘晓雯的女生,一副邻家妹妹的青春面孔,带着腼腆笑容,露出两颗小虎牙,很可爱。
刘三江也笑着,点头示好。
“我闺女考上了同济大学,可能比你那所大学可能差点。”
要不是大叔脸上的表情很真诚,刘三江还以为碰到了一位低级的凡尔赛选手。
“叔!您女儿考得大学很好,尤其她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全国数一数二的!”
面子是相互给的,听了这话,大叔更加得意,脸上笑成了花。
“是吗?”
虽说土木专业在2022年,是就业四大天坑的右护法,但在这个百废俱兴的年代,确实是香饽饽。
“当然了,盖大楼、修路、修桥,都用得着!商海市有好多摩天大楼,都是由这个专业的大学生,设计建造的!”
“看你年龄不大,懂得还怪多!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叔,我叫刘三江,沂州市苍南县人!”
“沂州市就是王羲之出生的那个地方?”
“是的,大叔!他的故居就在市区!”
大叔略有所思,突然想起什么来,“哎!年前广播里放的新闻,说你们那里有一个叫李什么的闺女捡到一块大钻石,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