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江蹬着三轮车,陈雨霏坐在后面,就出发了。
第一站,他们就来到了淮海路的淮国旧货市场。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到达旧货市场时,恰巧赶上商场开门准备营业。
可能是周末的原因,商家摆出来的残次品很多。
刘三江挑选了一些只是表面有划痕,或者不影响使用功能的自行车配件。
出乎他意料的是,这里卖的残次品,居然还给发票。
赶紧又花了14元,将一个只有两道划痕的车架拿下。
正品的车架在自行车配件零售店,售价可是26元,就
陈雨霏看到刘三江买了一堆自行车零部件,便问道:“买这么东西,你准备开个修车铺?”
“差不多,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他们又去提篮桥附近的旧货市场,买了车筐、车座、车闸、后座、挡泥板。
然后去五金店买了两桶油漆、两个小刷子、一把锉刀、一些细砂纸。
现在,陈雨霏知道刘三江想要干什么了——自己组装自行车。
“雨霏姐,哪边有公园?”
刘三江想找一个空场,准备把买到的配件再加工一下。
“公园?离这里太远!你走这条小路,穿过前面那个弄堂,就到苏州河边,那边有个旧码头。”陈雨霏指着路。
刘三江朝陈雨霏指的方向骑去,很进了一个弄堂。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小巷子,旁边搭着各式各样的违建,像什么洗漱间、厨房、停车棚,不到三米宽的路,显得更加拥挤。
巷子中间有一个公共厕所,旁边立着两个水龙头。
几位中年大妈正在厕所外面洗衣服,见有刘三江骑着三轮车进来,赶忙站起身,让出路来。
她们嘴里还一阵抱怨,叽哩嘎啦,表达着不满。
刘三江只好赔笑,“各位阿姨,谢谢啦!”
突然,其中的一位胖点的大妈喊道:“这不是雨霏吗?”
“冯阿姨,您在洗衣服啊!“陈雨霏招呼着。
刘三江见陈雨霏碰到熟人,赶紧刹住了三轮车。
“雨霏,你这是要干什么去?”胖大妈又问。
”冯阿姨,我去老宅子看看!”陈雨霏回。
“雨霏,你可老长不来咯,阿姨都怪向你咧。哎!”胖阿姨发现了新话题,“这位小伙子是你朋友啊?”
“是我朋友!冯阿姨,改天再来看您,我有事情先走了!”
陈雨霏说着话,顺手拍了拍刘三江的肩膀,示意赶紧走。
刘三江接到信号,脚上一用力,赶紧溜了。
这位胖阿姨见陈雨霏离开了,继续坐下洗衣服。
旁边的大妈八卦的问道:“这是哪家闺女,长得可真好看!”
胖阿姨一努嘴,“有我们家闺女好看?”
那几位大妈赶紧笑着回道:“不如!不如!”
出了弄堂,来到了河边的小路,旁边就是苏州河。
名字很好,但水的颜色和黄浦江没什么两样。
也没办法,弄堂里居民生活产生各种的污水,还有厕所淌出来粪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流进了这条河里。
陈雨霏指着旁边的一个沿街铺子,“以前,我们家就住在这里,苏晴家住在里面那一户。”
三层的临河沿街楼,木质的门窗,很有江南特色。
“这个地方,以前应该不错!”
“当然了,那时候苏州河还很清,夏天开着窗户,听着蝉鸣,微风拂过,一阵阵清凉,多有诗情画意!不像现在,河水都发黄了!”
陈雨霏坐在河边的大理石上,看着以前的老房子。
刘三江开始忙活起来,用锉刀将各个配件清理一下,再用砂纸将表面的锈迹打磨掉,然后补上油漆。
剩下的事情,就是在树荫下等油漆晾干。
陈雨霏不知去了哪里,再她再回来的时候,带回来几个刚出锅的葱油饼。
“刘三江,来尝尝,地道的商海葱油饼!”
刘三江尝了一个,这葱油饼味道很熟悉,很像穿越前商海有名的阿大葱油饼。
“雨霏姐,这饼好香!”
“那是!做这葱油饼的阿婆从我记事起,她就在弄堂里摆摊,前几年停了一段时间,上周我路过这的时候,没见阿婆出摊,没想到今天第一次出摊,就被我碰上了,还是以前的味道。”
两个人就坐在河边,吃起了午饭。
苏州河上几艘运煤的货船,逆流而上,船尾的螺旋桨搅起巨大的水花。
这个年代水电装机容量很小,主要还是靠火电厂,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
商海缺少煤炭资源,只能借助于苏北省的煤矿,潘叔所在的大庄煤矿就是商海市出资组建的。
苏北彭城地区、鲁东省合枣地区,两地的煤炭通过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跨过长江送入商海市。
还有辽东省、北河省的煤炭,通过海上运输到商海宝山港口。
商海市的地理位置,真是得天独厚,有内河航运,有海洋运输,还靠近粮食主产区。
等到油漆晾干后,刘三江就收拾好东西,去买剩下的自行车配件了。
确定所有的配件都全了,他又来到昨天那个修车铺子。
刘三江拿出一盒烟,“魏师傅,我能借用一下你的工具。”
“是你啊!”魏师傅认出了刘三江,很痛快的答应了,“用吧!”
得到应允后,刘三江开始组装自行车。
不要小看了自行车组装难度,以为就是两个轮子能转起来的简单事,这可是一项技术活。
整个拼装过程一定要注意适度,各前后车轴、轴承,始终要保持灵活自如的最佳状态,过紧则咬死,转不动;过松则轴承卡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