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御书房内。
此时老朱面前的桌案上就摆放着太子传来的军报,以及回京归程等等信件,刚才已经一一仔细阅读完毕。
老朱在看完后终于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刚放下信件就连忙用手抚了抚他自己的胸口。
他娘的,这担心受怕的日子总算是要过去了。
太子在漠北多待一日,老朱便感觉多紧张一分。
好在这一次战争所耗的时间并不算长,满打满算也不过就半年时间,老朱也终于是放下心来。
老朱现在就感觉这眼看着儿子上战场,比他自己上战场都还要紧张。
想当初他还是个九人长的时候,每每打仗时必冲锋在最前,那个时候都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张过。
真是吃啥啥不香,睡也睡不好,可难过了。
老朱暗下决心,等太子这一次回来后,说什么也不能再让他出去领兵作战了。
除非等咱死了,否则一切免谈。
老朱放下心来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狂喜。
北元最后的老巢和林现在已归大明了,漠北尽收于囊中,其功绩丝毫不亚于封狼居胥,而达成此成就者就是咱的好大儿朱标。
作为一名亲子的老父亲,还有什么事情是比眼看着自家儿子成龙成才还要高兴的呢。
硬要说有的话,那便是以后的孙子还要更加优秀了。
其实这已经让老朱不敢再往后想了,当前自家儿子都已经足够优秀了远超他朝太子,要是孙子比这还要优秀的话。
那老朱可就要担心了,担心整个大明的气运都加持在这两代人之中了,那往后可咋办嘛。
不过老朱有看见太子在信中写到,要多多关注漠西一带的消息,因为王保保带着元帝向西逃去了。
虽说元庭最后的王庭没了,可是元帝还在啊,中兴之重臣当世之名将王保保还在啊,手中还有着数万乃至十万精骑呢。
这种规模的骑兵,在中原王朝弱一些的时候,那都是属于强敌中的强敌,又如何能够轻视呢。
老朱便当即吩咐李木将羽衣卫指挥使王厉山叫来。
莫约半个时辰后,王厉山经禀报后走进了御书房。
“末将王厉山拜见皇上”
“行了行了”老朱摆摆手道:“废话不多说,甘肃行省那边的人都布置得怎么样了”
在元庭的行政分布图中,漠西一带全都属于甘肃行省管辖。
只可惜即便是在忽必烈时期,甘肃行省也从未真正实现过统一管辖。
毕竟漠西那一带也可不比漠北小,而且又紧挨着西域诸国,各种势力错综复杂,服从与背叛不停的在反反复复,反正是一个让人听着就脑袋大的地方。
就像是现在,自明军在前两年收复甘肃以后,当然收复的也就只有原来名叫西凉的那一片地区,而不是整个甘肃行省。
当时那边就有好多国家和部落愿意表示服从,可也仅仅只是这么一说而已。
至于说要派官员去管理地方,或者是想要收税什么的。
那就不好意思了,没门儿。
老朱对这些事情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只因大明新建国力还很薄弱,所以也就只能这样先暂时放下了,等国力强盛必须把他们打得满地找牙,跟和我朱元璋斗的人坟头草都三丈高了。
王厉山当即拱手道:“启禀皇上,甘肃以南的地方基本上都已布置完毕,但甘肃以北的地方目前形势还比较复杂,要想更好的布置人手进去可能还需要多花费些时间”
甘肃以北的地方全是各种部落组成,即便是强汉盛唐都曾确确实实的占领过这些地方。
可是只要王朝一旦出现衰败的迹象,他们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开始反叛,然后自立。
所以才刚刚开始就想确实掌控那些地方也不太现实,不过就是所需更多时间罢了。
老朱听完王厉山的回答后立马命令道:“现在咱命你不止要在甘肃布置监察人手,还要在漠西一带安插咱们的探子”
“现在苟延残喘的北元已经逃到了漠西一带,给你半年时间安排,半年后咱要清楚的知道关于漠西的所有事情”
老朱丝毫不怀疑王保保的能力,他王保保在有一定基本盘的情况下,统一漠西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但是老朱又如何能让他就这样得偿所愿呢,就算大明在近几年内不太可能再发动大型战争了,难道在背后给王保保添点儿堵还做不到吗。
比如派些专人过去指导工作,或者交易些火器钱粮什么的,反正能让王保保头疼的事情就都可以做。
只要延迟王保保统一漠西的时间,那么今后大明在出征漠西的时候也会容易许多,毕竟现在漠北都平了,下一步理所应当就该是漠西了。
至于再往南面的地方因为威胁不是很大,所以都可以在往后推推也无妨。
王厉山闻言一愣,久久没有言语。
老朱见状疑惑的问道:“怎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王厉山扭扭咧咧的哭诉道:“上位,漠西那么大,起码得派几千人过去才够使,这需要钱呀”
啪!
“他娘的”老子当即一拍桌恼羞成怒的说道:“前段时间不是才给你了一百万两吗,怎么这么快就又花完了吗,你就不会省着点儿话吗,你个败家玩意儿你”
“上位,咱说话可得凭良心呀”王厉山委屈的说道:“是您当初说的这里也要派人监察,哪里也要知道风吹草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