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不错,就连我的那一份儿工作也顺带着一起做了,老四你说得非常不错”
朱棣一听立马冷汗直流,他差点儿忘了,自己只管打仗便是,至于后面的事情自然会有人安排,而不是一并给担了。
这叫什么,这叫逾越。
不管对于皇帝太子还是领兵大将来说,最忌讳的就是逾越。
稍有不慎,一顶谋反的帽子就会扣上来,到时候即便是长着八张嘴也说不清了。
就如同当初徐帅一样,除火烧眉头的军机要务以外,凡事皆要请旨才会开始办事。
就算是什么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但只要旨意没到,这工作就一点儿也不能开展。
搞得这么麻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担心这事儿的发生吗。
这里面儿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儿很多,有时候也不是皇帝那边想不忌讳就不忌讳的。
强如徐帅都如此,又何况他朱棣呢。
朱棣立马准备跪下认错,告诉大哥是小弟我胡言了。
却被朱标一把拦住,扶着他站得立立正正的,还顺带着拍了拍他身上的灰尘。
朱标看着老四温声说道:“无妨,你我兄弟无需如此见外”
“老四你刚才的策略说得都很不错,既能站在下面思考也能够站在上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光凭这一点你就已经超过了很多的卫指挥使了”
“更何况你的想法与为兄的想法也有诸多相似之处,看到你有如此成长,为兄很是欣慰”
朱棣听后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微一笑,在专心聆听着大哥的教诲。
朱标继续说道:“今后你若为将,尽管放心行事即可,只要一切以大明利益为重,就算将来是闯了什么大祸,为兄也能保你无事”
“当然前提是,一切以大明利益为重,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务必要牢记于心”
在朱标看来,这头上有束缚的大将好用也不好用。
好用呢是听话也不用担心什么,这不好用呢就是屁大点儿事儿都要上报,动不动就会出现延误战机的情况,关键是有时候还真不好责怪什么。
像徐达那样取舍有度的将领统帅,毕竟还是少数中的少数,要不然人家怎么能做到今日这个位置呢。
但是没有束缚也不行,像当初蓝玉那样的,还有像在在当初汤和以及他部下那样的,要不是当时父皇管控得力,后面指不定会闹出多大的事情呢。
可是这后来一想呀,这人呀总是会多多少少有些毛病的,如今大明治下已经都太平了,也没什么战火可开了。
至于后面的疆域也全都在九州之外的地方,朱标不太好管也懒得管那么多了,凡是只要是对大明有利的事情,那就这样吧。
同时也算是留一手,今后也算是多一种方法来制约吧。
而朱棣这边听着就有些迷糊了,他有些不甚理解。
不过没关系,他知道现在不甚理解没关系,但大哥可不是一个说废话的人,话既然说出来了,那就一定有其理由。
反正大哥这话先记住再说,说不定以后哪一天猛然想起来的时候,还能救命呢。
于是朱棣便应声道:“是大哥,小弟都记住了,今后行事一切以大明利益为重”
就在这时,营帐门外突然传来了激烈的脚步声,同时也传来了一道声音。
“四郎,四郎,赶紧准备准备,我都听说了,汤将军说近期神机营就要开拔了,要跟着太子殿下一起南下出巡,这可是个表现的好机会呀”
营帐三人闻声朝着营门方向望去,只见一道年轻身影推门走了进来。
然后三双眼睛望着一双眼睛,这一双眼睛瞬间瞪得老大,乱转个不停。
“标下拜见太子殿下,拜见太孙殿下”
这一双眼睛看起来还是有些眼色和反应,立即反应了过来连忙拜见道。
朱标随即将目光看向朱棣,示意问问这愣头青到底是谁,干什么来的。
朱棣见状当即说道:“启禀太子殿下,此人名叫李景隆,乃是隔壁百人队的百户长,我们同属一个千户之下”
李景隆?
此时当然没人会注意到小小朱的眼前一亮,以及止不住的叹息和眼神中无数种复杂的情感。
而朱标在听到此人便是李景隆后,也是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他一眼。
毕竟曾经见到他的时候,李景隆已经步入中年时期,年轻时候的他还确实没有见到过,所以刚才这一打眼儿看上去确实还没太认出来。
朱标走到李景隆身前将其扶起,轻声说道:“李景隆?文忠表哥的儿子?”
“是的,殿下”李景隆拱手道:“家父正是李文忠”
“没想到就连文忠表哥的儿子都这么大了”
朱标说着狠狠拍了拍他的肩膀,想看看他的身子板儿结不结实。
朱标也是常年练武且上过战场的人,又正值最好的年华。
别说是一般军士了,就算是百户长千户长什么的,也很难是他的对手。
所以说朱标拍的这两下,若是身子骨差一些的话,还真受不了这两下子。
朱标一边儿拍着还一边儿说道:“也没想到文忠表哥竟然也将自家儿子给送进来了,从军多久了,不知景隆以为这神机营如何呀,在军中可有成长,又在军中学习到了什么,正巧顺路我便代文忠表哥来考校考校你”
李景隆这个名字在日后那可是响当当的,朱标怎么可能会忘记这个名字。
朱标甚至觉得,若是没有这李景隆挂帅,日后老四他根本就打不进南京,说不定还当不上这个皇帝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