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城方向传出的声声万岁的欢呼,在整个汴梁城四下轰响。
正因为这万岁两字为数万乱军高呼出口,这大宋格局,再回不到昨夜以前了。
赵佶在位,改元宣和以来,一波变故接着一波。今夜突然发生这样的变乱,看似偶然,实则也有其必然。
大宋立国之初,就种下了深刻的制度性缺陷。而这既继承了五代的各种混乱制度,又变本加厉将正常朝局运转所需要集中的权力分割扭曲,而且从一开始就背上了冗兵冗费沉重包袱的大宋统治体系。其实到了皇朝中期就已然难以为继。
大宋发起了一场由上而下的变革,虽然强化了财政体系,动员能力——甚而可称为自秦以后,在1949年天朝建立之前所有政府第一——悲摧的民国其实在这上头都不如一千年前的大宋。但是也在大宋统治格局当中造成了深刻的分割对立。
时值末世,虽然已然继承了新党的理财手段——不继承也没法子,不然那么大的开销从哪里变出来。但是国家财政的动员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宋时财富扩张已然到了顶峰。再摊上赵佶这么一个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的皇帝。父祖辛辛苦苦积累点的资本给消耗一空,国家财政已然濒临破产,而搜刮却是变本加厉。除了汴梁一城因为有全天下资源的挹注还能维持之外,大宋哪里不是公私俱竭,度支为难的情势?
江南素来号称富庶之地,都激起菜魔方腊之变。赵佶还连着打了几场不合时宜的战事,对西夏仍然在维持战略攻势,对辽国发起了捡便宜的灭国之战,不是说这些国战不能打,可是用兵本就是大事,绝不能轻易孟浪。国力不足,有的时侯就是需要战略收缩。(说到这里,就想起现今的大阿美利加合众国,国力虚耗已重,内囊都有点翻上来了,还看不到明显的战略收缩态势,号称中东撤军,没撤多少。转头又在亚太加强存在煽风点火,与一个新兴大国对耗。将来如何,走着瞧罢。不敢说这个新罗马帝国就要从王座跌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越南战争之后的十几年的窘迫景况再现却是情理之中的————奥斯卡按)
几场损耗极重的战事打下来,大宋国力大伤。至少在财政上,已然面临破产局面。中央政府动员调度全国力量,主要就是靠着财政手段。失却这个强势手段,大宋其实已然有点像无根之木。
更不必说赵佶任用幸进,蓄意破坏大宋立国百余年来的用人成法。再加上将皇权收揽手中,刻意还在挑动党争。就是大宋中央的统治体系,现在都已然基本无法运转,什么事情都难得找到确实的人负责。而且士大夫体系也对皇帝有些离心离德——谁给皇帝一代接着一代的玩儿了几十年,互相之间将狗脑子都拍出来。让皇帝高坐在御座上看笑话,顺手将本属于士大夫团体的权力收回去,也不见得始终都是忠心耿耿罢?
至于其他早成绝症的军不堪用,西军坐大,中枢无强军可用。士风大坏,贪腐庸懦成了惯常事——这些就不必再多说什么。至少现今当道诸公连同那位圣人,谁也没法甚至没心思去解决。
宣和年间的大宋,虽然还靠着百余年来的惯性蹒跚而行,却早就是一个运转不灵,从统治阶层到民间四下离心,到处漏风走气的存在!
在真实历史上,是女真呼啸南下,几乎是轻轻一撞,甚而未曾经过什么大的会战。就将这个皇朝灭亡。大宋甚而没有拿出点像样的抵抗能力出来。大宋文武百官,或据地自保,或奔走逃避。为这个皇朝殉死的都没有几个!
若不是女真在灭国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在中原腹地建立统治,反而半心半意的在扶植一个个派不上用场的傀儡政权,只想带着将一个帝国劫掠干净之后所获的金帛子女回老家享受。南宋能不能喘过这口气来,当真难说得很。
而就算女真不南下,现今这种局面也绝难再维持下去。不是地方藩镇割据渐成事实,就是朝局彻底溃决。经历一番腥风血雨后再度建立新的统治体系。
今夜乱事,就是明证。本是千余匹夫自南薰门而入,鼓噪生事。若是在皇朝还有点力量的时侯,这点乱事轻易就平息下去。而在今夜,却是一夫倡乱,万人景从。世受国恩的禁军军将稍稍矜持一下,乱军稍一胁迫,就跟着行事,去扶保太子了。而文臣士大夫,也少有闻乱即起,想方设法稳定局面,平息乱事的举动,全都在各保各家,观望风色。
萧言选的这个扶保太子的口号固然是神来之笔,但在另一个方面也表示出来。大宋上下,全都对赵佶离心离德,甚或不直久矣。只等有人挑头生出事来,大家都很乐意看到大宋能有所变化。换一个君王,总不至于比这赵佶再差了罢?
~~~~~~~~~~~~~~~~~~~~~~~~~~~~~~~~~~~~~~~~~~~~~~~~~~~~~~~~
萧言在十几骑的簇拥下,身上都裹着厚厚的斗篷遮住了甲胄。下马步行,向着正哄乱喧嚣的马前街方向行去。
汴梁城四下升腾的火光虽亮,他的面孔却深深藏在斗篷头罩之下。谁也看不到他脸上此刻是什么表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